学院党建

着力提升抓落实能力

更新时间:2025-06-28 08:45:53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  

朱文鸿

2025年06月27日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要善于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努力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措施和办法,做到既不折不扣地做好“规定动作”,又富有创造性地搞好“自选动作”,真正有效推动发展

  ●解决复杂问题,不能只靠老经验、老办法、老套路,要增强开拓创新的本领,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认识、分析和把握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落实是推进工作的根本途径。力戒空谈、注重实干、善抓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存在的许多不足,正是抓而不实的后果。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抓落实尤为重要、尤为紧迫。要针对工作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等突出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着力提升抓落实能力。

  首先要牢记“国之大者”。“国之大者”指关乎党的兴衰成败、国家繁荣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大计”“大业”和“大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各领域、各地区改革的联动和集成,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决防止和克服对中央确定的改革举措搞选择性执行的本位主义。要自觉讲政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不同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又具有不同的战略定位。要牢牢把握本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承认客观差异,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做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争取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为官一任希望能造福一方,但不能因此产生本位主义,片面强调本地区特殊性,囿于自身“一亩三分地”作决策,只打自己的小算盘,甚至以局部利益牺牲全局利益。要坚持做到在党的领导下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对中央要求坚决听从指挥、不折不扣执行,对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改革事项及时沟通、配合推进,对地方改革举措主动请示报告、严格程序步骤,确保改革精准对接党中央要求。

  其次要注重研究探索。科学谋划和整体设计是抓好落实的前提和基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工作任务进行系统策划、精心设计,精准确定目标要求、具体措施和工作方案。在实施整体谋划的过程中,要注意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和环境,统筹考虑上级的要求、群众的需求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保证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切实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要围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好重点工作的“落地框架图”和“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保证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新问题层出不穷,摸索磨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必须做好结合文章。结合是一种能力、一种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领导干部善于总结、勇于探索,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要既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对宏观心中有数,又对单位的实际情况真知、深知,对微观了如指掌,还要善于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努力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措施和办法,做到既不折不扣地做好“规定动作”,又富有创造性地搞好“自选动作”,真正有效推动发展。

  关键要敢于破解难题。为官避事平生耻。是否敢于破解难题,既反映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也是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的表现。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破解难题,必须敢于直面矛盾。解决难题必然要触及各种矛盾,甚至会得罪一些人,受到阻挠和责难,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一身正气和坚定信念,是难以做到迎难而上的,也是解决不了难题的。破解难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难题之所以为难题,就是有其关键之点、卡壳之处,要动脑筋、想办法把问题的难点堵点痛点找出来,进行透彻的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投入力量、制定对策。难题常常涉及面广、牵涉众多,文件、指示及书本只告诉了我们处理问题的原则和依据,但实践中究竟怎么办,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善于汲取群众智慧,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解决难题的合力,一旦明确了方向和重点,要集中精力开展攻关,正面难攻就迂回,大路不通辟蹊径,直至达到目的。破解难题,必须勇于开拓创新。要解决一些复杂问题,不能只靠老经验、老办法、老套路,要坚持解放思想,增强开拓创新的本领,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认识、分析和把握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授)

  (责编:王珂园、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