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建

管好“微权力” 答出“满意卷”

更新时间:2025-05-15 09:25:04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  

杨立文

2025年05月14日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强调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这份聚焦末端监督的制度设计,既是为基层干部量身打造的履职指南,更是给群众吃下的“定心丸”,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制度动能。

  基层干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神经元”,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其与群众直接接触的工作特性,决定了廉洁履职不仅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直接窗口,更是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环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建立在柴米油盐的日常感知之中,既体现于惠农补贴的精准落实,又反映在集体资产管理的阳光透明运行,更镌刻在危房改造、残疾评定等民生事务的公正办理里。

  落实规定要求,要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既需要干部的行动自觉,又需要制度的刚性执行。一方面,基层干部要自觉涵养政治自觉、作风自觉、纪律自觉,在土地流转、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树立红线意识,严防微权寻租,做到分毫必清,颗粒归公;要保持深入群众的质朴情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脚下沾泥走遍村巷,用板凳能坐热的耐心焐热民心;要扎紧家庭廉洁“篱笆墙”,自觉净化社交圈层。另一方面,要构建制度约束与科技监督的双重屏障,为村级小微权力划出清晰边界,将村务置于公开透明监督平台,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要创新廉政教育方式,将纪律教育融入基层干部培训体系,用典型案例敲响警钟,让纪律红线不可触碰的警示深入人心;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既看组织考核的硬指标,又重群众评价的软温度,让廉洁履职成为干部晋升的重要标尺,全面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委组织部)

  (责编:王珂园、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