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建

“家”“冢”之间悟家风

更新时间:2025-09-28 08:50:30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  

邱有昆

2025年09月26日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家风家教正一点,对自我要求严一点,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坚决守住思想防线、用权底线、纪法红线,避免将“家”一步步推向“冢”的深渊

  “大家仔细看一看‘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家”和“冢”的比较,形象深刻地阐明了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失守就可能毁“家”成“冢”。

  清廉传家惠久远,家风不正遗祸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然而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的自身不正不廉,贪图物质享乐,生活腐化堕落,给配偶、子女做坏示范;有的纵容默许家人“打牌子”“提篮子”牟利;有的利用手中职权为子女违规“铺路”。无数腐败案例表明,家风失守,无异于一剂“慢性毒药”,是党员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倘若党员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律己降低一点、亲属放任一点、家风忽视一点,家属子女就容易打着旗号谋取私利,最终酿成同堂受审、同陷囹圄的家庭悲剧。

  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毛泽东同志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家风三原则”;习近平同志告诫亲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在律己治家中形成的严格家风家教,为廉洁齐家树立了标杆。党员干部既要上好孝亲友善等优秀传统家风课,也要上好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的红色家风课,树立和培育新时代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风家教正一点,对自我要求严一点,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坚决守住思想防线、用权底线、纪法红线,避免将“家”一步步推向“冢”的深渊。

  重视家风建设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政治要求、纪律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严格家教家风,既要自己以身作则,又要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坚决防止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搞特权、谋私利,坚决防止他们被“围猎”、被利用。党员干部要有“当家人”的自觉,明确国与家、公与私、亲与民的位置,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以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要谨记严是爱、松是害,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管好家属子女,对于苗头性问题,要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防止因亲情而纵容、包庇亲属的违法违纪行为。要用好“活教材”,自觉把家风败坏典型案例当作“照身镜”,对照检视、自省自律,切实将眼前教训转化为内心敬畏,切实筑牢家庭助廉防腐坚固屏障。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家”与“冢”的区别,不仅关乎个人幸福、家庭兴衰,更关乎社会风气、国家长治久安。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起好家规、弘扬好家风,真正做到爱家有度、管家从严、兴家有方、立家从正,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责编:王珂园、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