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期刊

这些秘诀助你高考“逆袭”,再提30分!

更新时间:2025-05-13 16:27:35  浏览量:   来源:  

  高考倒计时:30天

  “五一”假期结束后,距离今年全国高考的正式开考日期只剩下约30天了。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外,高考冲刺阶段还能怎么提分呢?整理了一些提分秘诀,帮助学子们把握涨分的黄金时期,顺利应对高考。

  模拟考究竟考什么?

  相信走到这个阶段的你们已经经历了不少模拟考,那么模拟考究竟考的是什么呢?

  考察学习基础强弱。考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多学科、全范围的知识点复习,掌握程度如何,这需要通过多次模拟考等具有检测性质的考试得出结论。模拟考试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前期总体复习策略与方法是否奏效的全面验证。

  考察学习“漏洞”是否已经“填补”。市级、省级等模拟试卷的“含金量”极高,从中可以摸索今年整体的命题思路与重点考查方向。同时通过分析模考中的错题,能及时总结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复习不到位,查漏补缺、弥补短板,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调整复习重点。

  考察如何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多数模拟考完全按正式高考的安排来进行,无论在考试科目安排上还是时间设置上都与高考相同,这是难得的考前预热、寻找状态的机会。考生可根据模拟考来检验自己是否能在特定时间里调整状态,做好各项准备,完成试卷。此外,对于考试节奏的把控也是一种检验,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所有题目,则后续必须重新调整规划答题用时。

  考察答题策略。正式高考中的答题策略多种多样,做题顺序、得分原则、得分技巧等都能通过多次模拟考检验出效果如何。例如,做题时可遵循“先熟后生、先易后难”的顺序;得分原则则考虑保证“会的全对,一分不落”,就能轻松拿下本该得到的分数。当然,保持卷面整洁也是一种答题策略。

  无论考察什么,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增强肌肉记忆,千万不要忘了填涂答题卡。养成每完成一道大题,就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避免因遗忘而丢分。

  问题越多,胜算越大

  在高考冲刺阶段,总有人担心在模拟考时问题暴露太多,到了高考时情况更加难以预测。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担心。

  模拟考并非高中生涯的终点,而是高考的跳板。所以,模拟考时出现的错题再多也不要自乱阵脚,换句话说,此时犯的错越多,越有助于自己快速进步,关键点便在于如何善用“错题本”。

  “错题本”是每个考生的宝藏,合理且有效运用,就能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首先,对于知识点漏洞而做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学习,这说明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存在未掌握的知识点。若不及时补齐这些知识漏洞,无论刷多少题也难“长一智”,终究还是会因为题型变换而失分。

  其次,对于思路偏差而导致失误的题目,可以再次将题目拆解,捋顺思路,找到解题逻辑。重点梳理含糊不清,似懂非懂的题目。同时,适当“举一反三”,变换题型让自己反复练习。

  最后,考前集中浏览一遍因低级失误而失分的题,找出错题原因,反复叮嘱自己要谨慎审题,注重细节,小心掉进考题陷阱中去。

  错题本中把失分原因写得越详细,就越知道从何下手,针对性提分。如果把这个阶段的精力分为10份,那么按照4:4:2的比例分配,即用4份精力来巩固基础题,4份精力突破中难度题,2份精力来挑战重难题。

  别担心,在模拟考中暴露出越多的问题,就越说明有很多的漏洞需要填补。只需要及时查缺补漏,到高考时胜算也就越大。

  其他注意事项

  纵使高考考题再多样,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考察的知识点均在平常学习范围内,只要平常学得足够扎实,就不用担心考试的时候“掉链子”。

  教材是高考的根本,高考考察的正是平常所学知识点,以及那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知识点,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意想不到的考点。因此,无论复习到何种程度,都要回归教材。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课间休息、等车、睡前等时间,均可用来背单词、背公式。再坚持一个月,就能熬出头。

  在这个阶段,避免思虑过多,更不要担心报考专业和院校的问题而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把该掌握的知识牢牢掌握,该得的分数一分不落,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高考并非人生的终点,成绩只不过是证明你努力的程度。但无论如何请你把握好这次机会,借助这个跳板跃向更高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