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期刊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学子看过来

更新时间:2025-02-10 17:04:01  浏览量:   来源:八维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一词于2023年正式提出,并于2024年成为了年度发展重点,不仅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这标志着提升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路径。北京八维研修学院,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助力每一位学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

  多领域发展利好 人才缺口大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手段。《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中提出,要重点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一代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因此,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多领域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云计算

  中国云计算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6165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35.5%,显著高于全球增速‌。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为4562亿元,同比增长40.1%;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563亿元,同比增长20.8%‌。

  市场上主要分为三个梯队:金融、政务、电信等成熟领域正深化云应用;工业、交通、医疗等行业云应用热度上升,寻求一体化解决方案;而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则处于云化初期,面临复杂系统改造和数据孤岛挑战。

  伴随产业快速发展,云计算人才需求激增,特别是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事云计算技术研究,云系统构建、部署、运维,云资源管理、应用和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人社部曾预计,未来五年内云计算产业人才缺口达150万人。

  物联网

  当前,我国物联网市场正迅速扩张,预计在2025年‌,中国市场将达到4.55万亿元‌,物联网IP连接量将达到102.7亿,2020-20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7.8%。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公共、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行业企业和服务商不断拓展物联网应用场景,加速数字化转型。

  然而,物联网产业仍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人社部预计未来五年内人才需求缺口将超过1600万人。为此,众多高等教育机构正加大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投资,以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人工智能

  根据赛迪顾问的预测,从2025年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特别是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1万亿元‌。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早已渗透至各行业中,以智慧城市、企业智能管理、智能制造居多。

  在AI渗透至各行业的同时,AI产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尤其是顶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例如,AI产业当前缺乏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算法、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的分析、研究、开发,并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设计、优化、运维、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大数据

  ‌202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全国数据工作会议上表示,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1600亿元,其中场内市场数据交易(含备案交易)规模预计超过300亿元,同比实现翻番‌。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优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加深,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从高层决策扩展至全企业范围,推动了普惠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发展。

  然而,大数据行业仍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数据的采集、清洗、分析、治理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且在不同领域中的岗位职责各具特色。

  人才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它能使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动力作用。但是,人才储备不足是当前众多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培养数字人才刻不容缓。

  新职业不断涌现 人才培养不能落下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这种生产力的提升不仅催生了诸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新兴职业,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在这些高技术领域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据《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的一篇报道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其中高端技术人才尤为稀缺。

  面对如此庞大的人才需求,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需要调整学科设置,增设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比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要发挥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案,满足在职人员技能升级的需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 职教大有可为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积极增长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在课程建设上,紧跟国家发展步伐,积极布局20.1课程体系,九大专业百分百涉及新质生产力,建立新质生产力项目库,其中24个项目获得软著证书,引进联想AI工业质检实训室落地八维等多项教学内容,助力学子乘新质生产力东风,成为人生赢家!

  同时,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北京八维研修学院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学子高质量就业锦上添花。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不遗余力培养符合国家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让学子踏着希望的步伐,迎接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