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8~16岁,请不要和孩子硬刚!
更新时间:2025-02-13 11:35:19 浏览量: 来源:
这个阶段,孩子正经历着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转变,他们的身心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生理上,他们迅速成长;心理上,他们开始追求独立,渴望被认同,对同伴关系愈发重视。而这一切变化,都伴随着他们对理解、尊重和爱的深切需求。
孩子的成长需要力量,而这份力量来自于每一次正确的引导。
不完美的孩子也很美
青春期的孩子,像一棵树,枝丫横生,有时让人捉摸不透。
他们可能写作业效率低下,题做错了还倔强地不愿改正;表面答应得好好的,一转身却关起门来玩得忘乎所以。当你苦口婆心地问他为何屡教不改,他却觉得你唠叨烦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让你在不经意间怒火中烧。
在你眼里,这个孩子简直不可理喻,仿佛浑身都是缺点。但你有没有想过,在孩子眼里,你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也在努力认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知乎上有个家长分享自己孩子的故事。
他的孩子读高中时厌学,别人在教室里自习,他在玩篮球;别人周末补习,他在玩篮球,爸爸妈妈很是着急。他们曾经使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回归课堂,但都无济于事。没想到的是,孩子在空军飞行员的选拔中,成为学校里唯一一个体测合格的孩子。后来孩子成了一名飞行员,家长和老师都为孩子骄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接纳他们的“不完美”,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相信,终有一天会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撕掉标签,不被定义
“你成绩差,还脾气坏!”
“你上课不听讲,还老玩游戏!”
“你没救了!”
虽然有时候有些话是无心的,但这些无心之语很容易给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
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在大人眼里所谓的“优秀”未必适合孩子。给孩子空间,让他发现自己的特点,经营自己的长处岂不更好?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藏着一片未被发掘的海洋,他们的潜力和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撕掉标签,不被定义,是成长的必修课。他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拥有创造自己命运的力量。”每一个不被定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那束光。
真正的力量,源自内心的强大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转折点,也是新的起点。
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心灵的滋养。
普通家庭,没有太好的资源,对孩子最好的托举就是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不同,并允许他以自己的姿态绽放。
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曾因表现不佳被校队除名,但母亲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最终成为篮球史上的传奇。乔丹曾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未曾奋斗过的自己。”母亲的鼓励让他内心笃定而坚韧,从而成为一名篮球巨星。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面对无数次的退稿和生活困境,她凭借内心的热爱和坚持,创造了魔法世界的奇迹。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塑造期,渴望被理解、被认可。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赞美,可能是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一份真挚的欣赏,可能是他们自信成长的源泉。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勇敢探索未知,即使失败了也要告诉他们:“你敢于尝试,这已经是一种成功。”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好好爱你眼前这个暂时普通的孩子,放下焦虑,尊重他的不同,扎扎实实去陪他努力一次,相信终有一天,他会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