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维研修学院:三季度经济形势稳中有进,数字人才需求信号频频亮灯
更新时间:2025-10-23 14:09:12 浏览量: 来源:

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较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1%。这一稳中有进的态势,为全年经济回升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5和3.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这些高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增长,正是新质生产力落地见效的直观体现。
与此同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进入全球前十。这意味着我国创新实力日益增强,同时助益产业向上发展,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经济持续展现强大冲劲。
以人工智能为例。今年,从多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横空出世,到无人驾驶加速走向日常,人工智能正加速发展。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就已达536.7万亿Tokens,较2024年全年增长近400%,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AI产业发展的惊人速度。爆发式增长的Tokens也标志着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人才兴则产业兴,人才强则经济强。国家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对数字人才的迫切渴求却愈发强烈——从核心技术领域渗透至全产业链,成为各地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共同诉求。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各大企业在秋招中纷纷抛出橄榄枝,在人才市场上招兵买马。

数字人才招聘供需两旺
眼下正是“金九银十”求职旺季,全国多地正在密集开展秋季招聘会。产业升级的浪潮,直接催生数字人才的刚性需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求贤若渴。
放眼全国,数字人才相关岗位需求十分抢眼。山西,校招活动提供信息技术等领域约3.8万个就业岗位;上海,511家湖南企事业单位就带来1.7万多个就业岗位,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成都,岗位聚焦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温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37%,薪资高、岗位多成吸引人才的关键,这其中涵盖了数字经济应用开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互联网、教育培训等招聘职位数量在今年秋招中数量占比排名领先,人工智能相关招聘需求热度持续上升,校招职位量同比增长15.9%;算法工程师、机器视觉工程师等岗位招聘需求尤为缺人。
数字人才既是招聘市场上的“抢手货”,也是多地发布的人才需求目录中位列急需紧缺清单中的“香饽饽”。《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需求目录》显示,39.1万产业人才需求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五大产业需求居前;《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显示,5G-A技术研发与应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18个核心领域获评综合紧缺程度5星级。
数字技术正以不可逆转之势重塑产业形态,智能制造的普及拓宽了服务场景,也让更多人解放双手;算力网络的延伸让更多数据价值得以显现,每一次技术跃迁都带来更多新岗位,让数字人才有施展才能的空间。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筑就业桥梁
尽管在此次秋招中,数字人才招聘呈供需两旺的局面,但依然存在较大缺口。如何缓解这一问题成眼下当务之急。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加速优化专业布局,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专业方向,将数字思维与技术知识融入现有专业,构筑适配发展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帮助学子快速掌握数字技能,实现从课堂到数字岗位的跨步式成长。
众所周知,实践能力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鉴于此,北京八维研修学院构建了集理论教学和技能实操于一体的教学场景。拓展实训内容,提升实操技能,丰富项目经验是八维给予学子的强大后盾。
在当前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就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北京八维研修学院紧扣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学子研学活动,让学子零距离感受高科技的魅力,激发学习一技之长的内驱力。
当每一位数字人才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培养国家栋梁的实力就能被更多人看见,也就能帮助更多孩子走上数字成才道路,实现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