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熬夜不可取!那么什么才是真努力?
更新时间:2025-08-01 14:51:38 浏览量: 来源:
真正的能力,并非与黑夜较劲,而是懂得尊重身体的规律,在清醒的时光里精准发力。
睡眠不足会让大脑“宕机”
想象一下,如果大脑是一台电脑,睡眠就是它的关机+充电时间,如果长期不充电,这台电脑会发生什么?
开机缓慢、运行卡顿甚至“死机”。
大脑的海马体就像“记忆管理员”,负责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但如果你不睡觉,海马体就会“罢工”,导致你记不住新东西,甚至连昨天的事情都想不起来。
哈佛医学院的实验给出了触目惊心的答案:反应速度甚至比醉酒者还要慢30%!
这绝非危言耸听。
对于青少年,后果更为深远: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掌管自控力、决策力、计划能力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前额叶皮质发育滞后2-3年,成长受阻。
更糟的是,睡眠不足还会让杏仁核过度活跃,让你对负面情绪更加敏感,情商、语言沟通能力下降,整天感到焦虑、紧张甚至免疫力下降,大脑常常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
睡眠是学习的一部分
以前总认为,学习就是比谁时间长,于是总是逼着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有时候直到深夜,孩子才睡觉。事实上,长时间连续低效率学习,不如让孩子多睡两小时。
有科学数据显示:在深沉的非REM睡眠阶段,大脑并未休息,而是像高效的“图书管理员”,疯狂整理白天接收的知识碎片,将其分门别类、巩固强化,最终转化为扎实的长期记忆。到了充满奇幻色彩的做梦期(REM睡眠),大脑进入“创意工作室”模式,它能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将你天马行空的想法“重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正是在梦中“看见”了元素周期表的最终排列;发明家爱迪生也常常借助睡眠来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育家王金战老师也曾说过:“一个神清气爽全神贯注学习的孩子,只高效地学习40分钟,都比那个迷迷瞪瞪学两个小时的效果来得还要好!”所以,长期缺乏睡眠的孩子,轻者影响他的学习效率,重者记忆力严重下降。尤其是青少年时期,需要记忆的学科很多,想要孩子学习好,就必须让孩子先睡好觉。
爱睡觉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学霸
有的数据表明,学霸都是睡出来的。中等生往往是晚睡的主力军,真正的学霸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谷爱凌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从小每天晚上都要睡10个小时以上的觉,睡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有效学习的关键是保持极度的专注,而非一味地比拼毅力和耐心,做任何事情都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投入,不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想着其他。
谷爱凌在运动的时候不会去想着如何完成作业,也不会在上课的时候想着怎么去提升动作强度。极高的专注力,令她做任何事都能高质量完成。
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分享了一个研究轻微睡眠限制的实验。
实验要求一些六年级的学生比平常早睡或者晚睡1小时,并坚持3个晚上,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睡眠时间比其他同学少35分钟的学生在后续的认知测试中,表现出了四年级学生的水平,这也相当于他们丧失了2年的认知力水平。
有人说,如果孩子勤奋地学习到很晚,却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就相当于我们辛辛苦苦写了一篇论文,却忘记了按保存键。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学习、健康与成长非常重要!挑灯夜读不是勤奋的表现,与其“低水平的勤奋”不如来一次深度的睡眠更高效!